钱江晚报今日报道—— >$K&rr8
+rukj@0=C
温州94套安置房涉嫌违规销售 P&!l!R%+5
bmnVhAX:
旧城改建指挥部官员称:包括预售许可证在内的材料,目前等待市政府批复 R5e
m!A`
h09c="8
WA})Gu)
本报记者 孙燕 苗丽娜 本报通讯员 陶玉其 s.EaRBE
温州市94套销售给“外部人员”的安置房是否办理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针对这个问题,记者再次走访了温州市旧城改建指挥部国有资产管理处金佩静处长。 85GYv%iT
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金处长一开始连用“不清楚”来回答。 EU }b <
,Q_pR1iP
记者问:“安置房要转成商品房销售一定要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出售,这94套安置房有这么一个证吗?” MdJl[tj
gSYQqp7p
金佩静说:“我是2008年9月到旧城改建指挥部国有资产管理处上任的,我记得他们说土地转让金已经缴过了。有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呢?这个我不太清楚。” n$]J6(
}d-`
就在记者昨天晚上发稿前,金佩静处长拨通记者电话,解释说:“包括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在内的材料,已经上报市政府,目前还在审批中。” AQ,y t
6 &}!&nD
在温州档案网,记者查阅了温州市2000年12月3日颁布的《关于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商品房、安置房出售房价及收入管理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政府投资的拆迁安置房作为商品房公开销售,必须在公开销售前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出售价格应比照同期市场价格确定,并经市物价、财政、计划、土地等部门联合审核报市人民政府审批,不得以任何理由低价出售。 b] JK3WN
uui w
而2003年发布的《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城市拆迁管理加快安置房建设的通知》,早已明确规定,城市改建项目中拆迁户安置后多余的住房,各建设单位不得擅自销售,房源必须提交市政府统一调度,作为安置房调剂使用;确需作商品房出售的,必须报市政府批准后才能销售。建设单位应及早制定安置方案,组织拆迁户认购定位,使广大拆迁户对安置情况能够早日了解。 {h9} '
dhr`|Q P7q
至此,可以肯定,此批安置房在2005年销售给“外部人员”(包括一些官员)之前,并没有取得预售许可证,也没有上报市政府审批。 TYGJ VFf
@X[}aD}J/
安置房转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未获批 )KVs3O6I
网友上传政府文件称“多余安置房”销售涉嫌违规
l4$gH]
&FtQN:
3>J#5hb*
今日早报报道—— ]#qk8--3
■《市中心安置房低价卖给官员》后续 }O`L,}
安置房转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未获批
zM6he{p
;|17.!pZ
网友上传政府文件称“多余安置房”销售涉嫌违规 s&p@=bR>h
oQG3a
□本报驻温州记者 解亮 sMx2:y?
(B|1L3/`J
`lsP`)LM
kDGw\4yk
早报讯 昨天下午,记者再次聚集在温州旧城改建指挥部国有资产管理处,针对先前“发言人”金佩静的“答记者问”,抛出了一个更尖锐的问题。 +0&~Z-W
K4F%1z`
事情起因,缘于一位网友在论坛上,贴出了一份涉及安置房管理的温州市政府文件,这让本已遭受诸多质疑的“购房门”事件,再次掀起波澜。 v(=%&
D+>|( J;
按这名网友的理解,文件内容或能证明,“多余安置房”销售涉嫌违规。 D~>AvVMp29
$tCYL>Ep{
P6sy<L{v{
NFI29L .
质疑问题依旧待解 abD~#H
9x[8*],
前天“答记者问”后,网友提出诸多质疑,焦点是三个问题:被拆迁户是否都已安置到位?“暂定价”与市场价有什么关系?相关部门为何迟迟没有核定最后价格? r >k }6;p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