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2025 - 1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 2025 - 1 «»

存 档

日志文章


2016-03-15

在读书中寻找知识和乐趣

!,wNf]  
读书,写心得,是我最近几年的常态。当然我自己也知道,有些书我几乎就是随手翻翻,并未深读,因为其内容实在不敢恭维,所以也就没有看下去的勇气,虽然我也经常劝自己,每一本书都有他独特的魅力,那也是一笔一笔写出来的,如果这里复制一点,那里粘贴一段,那就另当别论了。当然还有一些书我是拿起就放不下,甚至还要翻来覆去多读几遍的,因为它打动了我,而且能够让我感受到那里讲述的是我在乎的,是我渴盼的。当然读书的人中还有一部分人不是喜欢看书而看书,而是为了获得书也看书,买了很多书,结果都放在书架上落土,也不曾看过一眼。 clv6kI4  
这几年我也写了很多书评,记得有一次一个群里的朋友义正言辞地说,你写的不是书评,是读后感,我没有反驳。我也不知道书评要写成什么样才算是书评,我想书评能出书吗?谁看啊?没想到,想着想着我就收到了梁文道主讲的《我读:没有一个人是一座孤岛》。这本书里选了《射雕英雄传》、《山楂树之恋》、《七十年代》等不同风格的书,梁文道通过自己的领悟来评述这些著作所蕴含的深刻内涵,这与我写的读后感完全不同,可见我写的只是对作品粗浅的看法和领悟,而梁文道是从政治、经济、文化角度来分析作品,这就上升了一个层次。 Q(I Gy>xl  
其实,要想将一本书读透,确实需要一定的时间和阅历,毕竟每一本书所涉猎的内容都要与时代相融合,不管是小说也好,知识类书籍也罢,如果你只是泛泛读,那就是读一个故事,比如最近很火的《狄仁杰传奇》,这个故事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古代有一个狄仁杰与外国的福尔摩斯一样,是个神探。神探的故事自然吸引人,如果你只是记住了狄仁杰断案的故事,那么你写出来的心得,仅代表你读这本书时的一些感悟,而有些人却不是这样,他们从这本书又找到了很多不足,比如县令之名,起于战国,其时及三晋县的长官均称为令。武则天登基是在洛阳,而不是南京,很多小说中写的就是故事,作者对当时的历史,或者经济文化并不是很详知,这样一来反而会给那些不求甚解的人造成了误会,我觉得影响最坏的应该是孩子,如果孩子们迷上小说,往往这样的故事会误导孩子,让他们分辨不清哪一个是正确的,从而带来不好的影响。 r=6<hm]S  
还有的小说中涉及到政治甚至种族歧视,这样的作品同样会给人们一些错误的判断。梁文道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即便你不喜欢的人,人家也有亲朋好友。反之你也一样,每一个写书评的人都会有自己的特色,有的人喜欢分析其中的引申含义,有些人喜欢看热闹,都是同样一本书,就能看出不同的效果,领悟到不同的真谛,现在想想,要是看过一本书之后,大家都对一本书谈谈自己的看法,倒也是不错的想法,因为这样子就能看得出大家对同一本书中所产生的不同思想碰撞,收获也会蛮多。而目前豆瓣上就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热衷对自己喜欢的书进行读后交流,也很不错。 C0.~721(  
梁文道也是读杂书的人,他写的书评也是什么类型的都有,不过他属于那种严谨读书的人,所以他对一些书的理解就比较深、比较透。《射雕英雄传》中隐含着政治,台湾人认为金庸崇拜毛泽东,因为他的书有毛主席“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影子,所以改为《大漠英雄传》,很有意思吧,如果你读书只为了看热闹,自然不会关注这些,记得我当初读《射雕》时,完全被郭靖、黄蓉的恋情所吸引,还有那些绝世武功,现在想想那些武功简直有些离谱,但是就是喜欢看,没办法。 T 01p:e_  
话再说回来,读书确实应该有些思想,不能泛泛地读。还有就是可以读读这些书评人出的书,他会给你一些提示,因为他读了之后又有思想融进去。就如现在很多人不赞同你落败时候去读励志的书,这不是没有理由的,一旦你悟出他的道理,比你去误读一些书要好很多,不仅节省了时间,还找对了书,这就是读书的乐趣! -=U(kv  


类别: 随笔 |  评论(0) |  浏览(6385)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