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2月初,柴达木的天气是寒意浓浓。为了缩短冷湖至花土沟的路程,青海石油管理局决定,在冷湖至大风山这片荒无人烟的盐碱滩上重新打通一条道路,并把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油建机械化筑路一队和筑路二队。 u*O^1/T
pr^ZfR^
接受任务后,筑路一队指导员靖树夏、队长马战武、副队长穆耀贵、王其书和筑路二队指导员徐恩昌、队长房世琦、副队长李有正、付银华、张安顺分别召集各班组长对施工线路的地形、地层以及施工方案进行了仔细认真的研究和讨论。由于地理环境较复杂,周围是大小不等的山,地上是盐碱滩,沟坎较多,线路又长。因此,两个队的领导决定从大风山和冷湖设两个基地同时开展工作。 r~eTG'C
Sp( `
筑路一队由张德元带领的7名20岁左右的小伙子组成的“青年测量班”和另一个测量班在施工中展开比赛。青年测量班的8名同志住在K43公里处,天一亮,他们就背着木桩,扛着测量仪器,拿着小红旗开始一天紧张的工作。 !_("5h@
$ P_x@
他们每天要在所放线路上往返七八趟,一双工鞋穿不了几天就会露出大脚趾头,要不就是鞋底和鞋帮分了家。翻山越岭,过沟爬坎,扛仪器的同志脚底下稍不留神就会绊倒。寒风吹裂了他们的脸颊,但却吹不灭他们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热情。 L_g'<>
0z\mw
每走一公里,就钉一个护桩,每1000米线路的偏差不能超过一米,一条直线两端不能有10公分的误差。为了保证质量,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复测。 R:]Gr.Mb\
Bnou}'87
有一次,为了测量准确线路,他们一边测量,一边往前移动,天色渐渐已晚,夜幕降临大地,测量人员准备收拾工具返回宿营地时,才发现转来转去又回到了原地。此刻,大伙都很着急,班长张德元对大家说:“我们可能迷路了,谁带指南针了?”大伙你看我,我看你,谁也没有带。他一面把大家稳住,一面叫报务员跟基地联系。同时借着淡淡的月光察看地形。天色越来越暗,气温越来低,大家只好在周围找点柴禾点燃,围坐在一起取暖,肚子饿得咕咕叫,身上冻得直发抖,他们个个精疲力竭。不知是谁在说:大家注意了,听说在这荒山野岭里常有狼群出没,今晚要是遇上狼群,我们就全完了。这一招可真灵,大伙一下子就振作起来,竖着耳朵听,四处张望。突然,他们发现了两个小亮点,慢慢地由小变大,由远变近,汽车的发动机声也越来越清楚,他们激动万分……在这条坎坷不平的路上,在剧烈的颠簸中,这几个年轻的测量工躺在车槽子里很快进入了梦乡。
|
一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