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13
工地随想二则
工地随想二则 王新平 [/color] [color=#66cc66]函谷关隧道 [/size] 我去函谷关,不是慕名而去,只因这里在修建世界第一长的湿陷性黄土隧道——郑西客运专线函谷关隧道。 2006年春天我第一次来到函谷关隧道施工现场,工地位于函谷关西侧,绵延十余公里。隧道进口工地距古关隘不过数百米,关隘门楼上彩旗飘扬,往里两侧的山坡已被枣树和苹果树染绿,似乎看不出昔日雄关的遗风,更像黄土高原的一道普通沟壑;出口工地则紧挨着黄河滩湿地,不时能看到野鸭、天鹅在天空飞过,远处弯弯曲曲的黄河在夕阳下凌波闪闪。 惬意的景致,让我感到的是诗情画意,直到走入宽大的隧道内,听到机械的轰鸣声,看到洞顶密密的钢拱架、钢格栅,还有掌子面戴着安全帽却光着膀子在干活的小伙子时,我才意识到自己低估了昔日曾响起过“出谷会师”、“六国伐秦”、“虢公败戎”战鼓的古关隘的险恶。 在这之后,我还数次来过函谷关隧道工地,亲身感受到要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且遍布冲沟、陡坎、陷穴、砂层等不良地质中打通一座高9米,宽13米,断面164平方米,长达8公里的隧道的确并非易事,就是对这支身经百战的铁军也堪称是“三局第一隧”。 但我每一次来到函谷关隧道工地,都能看到隧道在向前延伸,一百米,八百米,一千米,五千米……桥隧人凭着智慧和勇气,把握着隧道穿越了上方的高速公路,挺过了严酷的湿陷和漏砂。高大光洁的隧道犹如一条勇往直前的巨龙,我伫立其中抬头仰望,宽阔的拱顶在灯光的照射下,形成一道道由大渐小的光环,我仿佛置身于富丽堂皇的艺术宫殿。对呀!兴奋之余我突然明白了。这就是一座即将完工的隧道建筑艺术博物馆,其内会聚了现代隧道施工的最新工艺技术(弧形导坑、CRE开挖、台阶工法、超前地质预报)和施工管理(工序程序化、质量精细化、安全责任化),更凝聚了三局桥隧建设者的智慧和汗水。 我在这里熟悉了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张作义、赵勇、赵善同、何超、肖志学、郭建强、刘根宁、刘阳、王国庆……其中有领导、技术人员,还有普通的员工。他们都是函谷关隧道建设中的杰出代表。 2008年的秋天,函谷关满山的苹果熟了,大枣红了。八千米的函谷关隧道也在这收获的季节胜利贯通。可是,还没有充分分享这收获的喜悦,就有一些建设者着手奔赴新的建设项目了! 也许这正应了老子在函谷关写就的《道德经》中的一句话“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秦淮河大桥 [/size] |